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主要有哪些分类呢?
- 发表于:
- 作者:kefu
术语中的“打桩”意思是:利用桩锤的冲击克服土对桩的阻力,使桩沉到预定深度或达到持力层。打桩应遵守"重锤低击"的原则(当然,这是解释“打桩”,至于让预制桩到预定深度或持力层还有好几种方法,比如静压、振动、水冲等)现在工地上一般都是用的预制桩打桩就是打地基,防止房子倒,打桩是承重布位的基础称桩基础,一般应用于软基础或大结构。首先建筑业口语中的“打桩”就是制作桩基础,桩基础就是桩和桩顶承台构成的深基础。(基础处理中的砂桩等也可以看作打桩)
(1)钢筋混凝土桩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。根据设计,桩的长度和截面尺寸可任意选择。
(2)钢桩常用的有直径250~1200mm的钢管桩和宽翼工字形钢桩。钢桩的承载力较大,起吊、运输、沉桩、接桩都较方便,但消耗钢材多,造价高。我国目前只在少数重点工程中使用。如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中,重要的和高速运转的设备基础和柱基础使用了大量的直径914.4mm和600mm,长60mm左右的钢管桩。
(3)木桩目前已很少使用,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临时工程中使用。在地下水位以下时,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,而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,极易腐蚀。建筑业口语中的“打桩”就是制作桩基础,桩基础就是桩和桩顶承台构成的深基础。(基础处理中的砂桩等也可以看作打桩),桩根据受力情况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.摩擦桩是利用桩壁与周围的泥沙的摩擦来承受上部建筑结构的重量;端承桩是将桩打到地下坚实的地层,并把上部建筑结构的荷载通过桩身传。